实时比分直播

疑似消极比赛遭顶格处罚,试图贿赂裁判却从轻发落,是否双标?

近期,中国足球联赛中发生的两起处罚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与讨论。首先,中乙球队北京理工被曝光在赛前试图向裁判送礼,结果遭到罚款10万元和通报批评。其次,中冠球队四川青年竞技因被认定为消极比赛,不仅成绩被取消,还遭到禁赛两年的重罚。这两个事件虽然没有直接联系,但在处罚的标准上明显存在“双标”的现象,引起了众多球迷和舆论的反思。

北京理工球队被曝出在比赛前试图向裁判行贿,这种行为可被认为是踢假球,其严重性甚至上升到违法的层面。然而,让人感到疑惑的是,中足联对此仅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处以10万元的罚款。大家心知肚明,这样的通报只是走过场,没有多少实质意义,过后很快便会被遗忘。同时,10万元的罚款对于一支职业球队来说并不算什么,显然无法起到应有的震慑效果。综合来看,这样的处罚显然是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在此前,中冠球队四川青年竞技却因被指控消极比赛,受到最高档次的处罚,足协直接取消了其比赛成绩,并对其处以两年的禁赛,足以让这支球队面临解散的风险。此外,关于“消极比赛”的判罚标准模糊不清,争议颇多。当涉事球队试图对此进行申诉时,却令人失望地发现没有专人负责,最终只能通过网络渠道公开发声。

展开全文

将这两个事件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试图贿赂裁判与被判消极比赛在本质和危害程度上天差地别。试图贿赂裁判的行为是对比赛规则的直接破坏,公然践踏了竞技体育最基本的公平原则,甚至触犯了相关法律。而所谓的“消极比赛”,即使成立,其严重性也远不及贿赂裁判行为。

由此可见,对于这两支球队的处罚显然存在双重标准。负责处罚北京理工的是中足联,而四川青年竞技则是足协在做决定,表面上看是两个独立的组织,但每个人都明白,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即便它们是完全独立的机构,难道对于足球运动最基本的公平原则不应该统一标准?

我们可以用一种比喻来形象地理解这两种行为的差异:将试图贿赂裁判比作强奸未遂,而消极比赛则如同言语挑逗。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强奸未遂是一种严重的犯罪,受到的制裁毫无疑问是严厉的。而言语挑逗则是一种道德上的失范,通常不会受到过重的处罚。然而,在中足联和足协的判罚逻辑中,“强奸未遂”却仅仅受到了罚款和批评,而“言语挑逗”却被判处了两年的重刑。

因此,北京理工和四川青年竞技之间的不同处罚标准,确实让人感到不解,也很难赢得大家的信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88 1986世界杯|世界杯怎么买|捕捉PTC世界杯赛事追踪站|catchpt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